【姚武】生命安全与救援
【姚武】生命安全与救援
1 运动与补给
(1)运动少于1小时
原则:不需要额外补充食物,但需要补充水分
推荐:每15min喝150~300mL水,少量多次
(2)运动少于1~3小时
原则:及时给身体补充糖分以免出现低血糖
推荐:可以补充含糖饮料,如运动饮料,或喝白水,以及一些能够让糖分快速吸收的食品
(3)运动超过3小时
原则:准备大量的水以及能提供糖的食物
推荐:没消失补充0.5L水,以及小黄油饼干,杏仁糕,甜乳制品,新鲜水果等含慢糖的食物
2 热量和热量计算
2.1 热量
卡路里(简称卡,缩写为cal),由英文Calorie音译而来,其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℃所需要的热量。卡路里(calorie)是能量单位,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。国际标准的能量单位是焦耳(joule)。
大卡(千卡),也被记做大写字母C,最常见于食品标注,相当于将1000克水在1大气压下由14.5℃提升到15.5℃所需的热量,约等于4186焦耳的内能。
温馨提示:食品包装上列出的卡路里是大卡,被记作大写字母C。在营养学中,比如“100克米饭是147卡”,这里的卡就是大卡的意思,也就是千卡的意思。小卡只应用于物理学中。
2.2 热量的作用
正如电脑要耗电,卡车要耗油,人体的日常活动也要消耗热量。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,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外,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血液循环,呼吸,消化吸收等等。
2.3 热量的来源:
热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,脂肪,蛋白质。
碳水化合物产生热能 = 4 千卡/克。
蛋白质产生热量 = 4 千卡/克。
脂肪产生热量 = 9 千卡/克。
2.4 成人每日需要热量
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=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 +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+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。
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=10% x (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热量 +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)
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= 1.1 x (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基本热量 +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)
男性 : 9250- 10090 千焦耳
女性: 7980 - 8820 千焦耳
注意: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己于 5000千焦耳- 7500 千焦耳 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少的能量
2.5 人体基础代谢需热量
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基本热量 简单算法
女子 : 基本热量(千卡)= 体重(斤) x 9
男子 : 基本热量(千卡)= 体重(斤) x 10
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精确算法
2.6 常见食品的食物热量表
五谷类,豆类的食物热量表
蔬菜类的食物热量表
水果类的食物热量表
肉类的食物热量表
蛋类的食物热量表
水产类的食物热量表
奶类的食物热量表
油脂类的食物热量表
糕点小吃的食物热量表
糖类的食物热量表
饮料类的食物热量表
茵藻类的食物热量表
其它食品的食物热量表
3 登山器材的安全标准
登山器材至少应遵循以下两个标准中的一个:UIAA(国际登山联合会标准)、CE(欧洲标准),而绳索和头盔则必须要求有UIAA的认证。
3.1 绳索
3.2 安全带
使用的安全带有坐式和全身式二种。
① 坐式安全带:系于腰部,由腰带与腿带组成,腰带上有一些环带,是各种保护装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,坐式安全带的主要受力部位为腰,腿部可以分担一些力量。
② 全身式安全带是在坐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背带,通过两肩在前胸和后背交叉,主要受力点在胸背部。
3.3 铁锁
3.4 下降器
3.5 上升器
4 野外取火
4.1 火种
① 枯草、落叶、桦树皮、松针、松脂、鸟巢、羽毛
②针叶松的干果和落果
保持干燥,密封保存
4.2 引燃物
①汽油、油脂、蜡等浸泡过的木头是首选
②松树、桦树等含油料高的树枝劈成小木片,还可以从较大木头内部获取木头碎片
4.3 薪柴
①树林中桦树皮是上佳的薪柴,其含油量达20%~30%
②枯死的灌木、煤泥干、油页岩、含油的沙土、干的动物粪便和动物油
4.4 取火方法
①敲击法:金属和石头敲击时,可以产生许多火花,火花落在易燃物上就有引燃易燃物的可能
②聚焦法:凸透镜能聚集太阳光线并在焦点处产生高温,从而点燃易燃物
③摩擦取火法:劈开木头的一端,并在裂口里夹上细木棍,在裂缝里放进火绒纤维捣碎,用结实身子或动物筋腱等来回摩擦
④钻木取火法
4.5篝火堆积法
4.6 野外定向
①指北针
②手表:时针指向太阳,时针与表盘12点夹角的角平分线所指方向为正南
⑤太阳:地上插一根棍子,标记此时和15min之后影子的位置,影子两端的连线即为东西方向
④建筑物,植物和地貌:一般建筑物门朝南开,伊斯兰教建筑门朝东
4.7 野外求救
①发出声响:三短三长三短(。。。—— —— ——。。。)
②发出光:如手电开关灯:三短三长三短
③点火,发烟:白天放烟(燃烧树枝,草,适当加入点湿柴),夜晚放火发光(点干柴)
④摆放“S.O.S”:在开阔地面上用树枝,石块,衣物等摆放处SOS标志,已便搜寻
5 野外有毒植物鉴定
①将植物割开一个口子,放进一小撮盐,观察这个口子是否变色,变色则不能使用
②取植物幼嫩部分少许,在口中用前齿嚼碎后,以舌尖品尝是否有苦涩、辛辣及其他异味。如果怪味很浓则可能有毒。涩味表示有单宁,苦味则有可能含有有毒生物碱等有害物质。
③将植物用开水烫后,清水浸5~6h或煮熟,再品尝是否有怪味。此时如仍有苦涩或有怪味则不可食用。
④煮后的植物汤水中加入浓茶,若产生大量沉淀,则表示内含重金属或生物碱,不可食用。煮后的汤水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,则表示含有皂类物质,不可食用。
6 户外徒步时间计算
对于一个成熟的徒步者来说,平地和山地的速度可以按照下面的经验公式估算:
①徒步速度:3.2Km/h
②上升速度:305m/h
③休息时间:5min/h
徒步时间(min):(徒步距离/徒步速度+上升高度/上升速度)×65
7 户外活动策划模板
(1)活动时间
(2)活动计划
①乘坐什么车,到达什么地点
②中途经过哪些点,进行什么活动,在哪宿营,最后到哪儿结束,如何结束
(3)有利及不利因素
①有利因素
②不利因素
(4)线路大致情况
①道路情况
②沿途情况
③危险提示
④补给保障
(5)预算
①集体费用估算
②活动后腐败费用估算
(6)装备要求
①个人装备
②集体装备
③保障装备
④技术装备
(7)报名
①对参与者的要求
②报名方式:联系人,联系方式等
(8)注意事项
①本活动性质、强度、危险度
②环保要求
③纪律要求
④经费来源
⑤紧急情况的处理办法
(9)本次活动的队长
(10)分工及职责
要在出发前将活动的组织者或总负责人、先锋、协调、收队等相关人员介绍给每一位队员认识,并提供通讯联系方式给每一位活动参与人员
(11)本次活动集合时间、地点
(12)线路图及预设GPS坐标点
8 心脏停搏后的表现
3~5秒:头晕、黑蒙
5~10秒:因脑部缺氧引起的晕厥(意识丧失)
10~15秒:阿斯综合征,全身性抽搐,大小便失禁
15~30秒:呼吸断续或停止,面部苍白或紫绀
60秒:瞳孔扩大
4~5分钟: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,造成不可逆损伤
9 拨打120电话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
①说清事件的主要情况
②伤病人员的年龄、性别、主要症状或伤情
③现场地点和等车地点
④留下自己的姓名、电话,便于进一步联系
⑤尽量提前接应急就车辆
注意:
①不要先挂电话,等120问清情况及救护指导
②现场有其他人员,最好叫其他人员拨打120,自己及时施救
③如果现场只有自己一人在场,并且伤员停止心跳或呼吸,因先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术,再打电话,或边复苏边打电话
④在家的话,可以带上病历和备用物品
10 现场运动伤情评估实用方法
① 谈话:怎么了?那里痛
②观察:查看受伤处与不受伤的地方有何不同。如是否有肿胀、畸形等;如有肿胀或畸形请叫急救员或医护人员来处理。
③触摸:摸摸看肿胀情形、压痛情形和疼痛情形。如果轻微的触摸就会引起疼痛,叫叫急救员或医护人员来处理。
④主动动作:叫受伤者自己做受伤部位的运动。如果无法移动,或很痛不能动,请叫急救员或医护人员来处理。
⑤被动动作:如果该受伤部位部分能动,就小心帮助他(她)做该部位的大幅度运动。如果不能做大幅度运动或很痛就应该停止继续运动。
11心肺复苏
包括三个步骤:
①按压
②开放气道
③人工呼吸
① 胸外按压手法
按压定位:掌根放在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按压胸骨
按压站位:心脏在中心偏左侧,救治时一般在站右侧
按压深度:垂直下压至少5cm
按压频率:至少100次/分钟,胸外按压30次,做2次人工呼吸,五个循环为一次心肺复苏过程
掌根置胸壁,两掌交叉重叠
手指翘起,肘关节伸直
双肩、双臂与胸骨垂直
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
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
要领是有力,连续,快速
②开放气道
方法1:仰面举颌法
患者平卧,救护人员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向后按压使头后仰;另一手指放于颏部的下颌骨下方,将颏部向前抬起
方法2:托下颌法
救护人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,握紧伤病员下颌角,用力向上托下颌,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
③人工呼吸
有三种方法:口对口人工呼吸,球囊面罩呼吸人工呼吸,气管插管人工呼吸,一般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
口对口呼吸法:一手捏住鼻子,一手按压患者的下颌部,向患者口中输气,同时关注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。对于婴儿,采用口对鼻嘴进行人工呼吸。
不适宜做心肺复苏的人群
①胸壁开放性损伤
②肋骨骨折
③心包填塞
12 伤口处理
①擦伤
对于一般的,较表浅的擦伤,一般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,没有条件的用纯水或者自来水代替,随后抹上一些碘伏之类的刺激较小的消毒药水。夏天要注意防止发炎,保持伤口的干燥,可以用无菌纱布包扎。
②刺伤
伤口处有玻璃片,小刀等异物插入时,不要触动、压迫或拔出。可将两侧挤拢,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送去医院处理。刺伤导致的出血不要马上按住,流血可以带出一些脏的异物, 降低感染几率。刺伤一般需要到医院注射抗破伤风药物。
③碰撞及打击的损伤
一般性有皮下出血、肿胀, 可以在我们的伤处覆盖消毒纱布,或干净的毛巾, 再用冰袋冷敷半小时,再加压包扎,以减轻 疼痛与肿胀,伤势严重者应送去医院。
④割伤
如伤口不大,出血不多,伤口也比较干净,可以用医用碘酒消毒伤口,及其周围皮肤, 待干后,用消毒纱布或创口贴覆盖,包扎伤口。 若伤口大而深,应压迫止血, 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。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,应立即将伤肢上举,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压迫包扎伤口止血。若血仍然向外流,应该在的指根处 缠绕止血带止血,并将断肢用无菌布包好,放入干净的塑料袋,不要自己冲洗,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肢,立即送往医院救治。
⑤烫伤
烫伤的处决秘诀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。 在处置伤口的时候,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抹药, 更不要用酱油、植物油等土方法处置伤口。 若烫伤处有水疱,不要挑破,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覆盖,去医院处置。
13 常用的止血方式
①指压式止血法:适用于头部和四肢
指压伤口近心端动脉,将其压向深部的骨头,阻断或减少血液流通
②加压包扎止血法:适用于各种伤口,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止血方法
(1)用无菌纱布覆盖在需要压迫的伤口
(2)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的包扎,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微大一些
③止血带止血法: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,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
止血带种类:橡皮止血带、气压止血带、卡式止血带、布式止血带
使用注意事项:
部位:上臂外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三分之一处,下三分之一和前臂不宜使用
衬垫: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,否则会损伤皮肤。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做衬垫
松紧度:应以出血停止、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,过紧会损伤组织
时间:一般不超过5h,每小时要放松1次,每次2~3min
标志: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等易于发现的部位,写明时间。必须当面向医院医生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
鼻出血:当出现鼻出血时,让病人坐下,张口呼吸、低头、用力挤压鼻侧处。或者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或者鼻翼上,直至出血停止。同时,可以用棉球纸塞在侧翼出血的鼻腔内
14 常用的包扎方法
(1)绷带包扎法
①环形包扎法
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、最常用的方法,适用于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时,粗细相等部位的伤口
②蛇形包扎法
主要适用于夹板的固定
③螺旋形包扎法
适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同,如上臂、手指、躯干、大腿等部位
④螺旋反折包扎法
适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,如前臂、小腿等
⑤8字形包扎法
适用于直径不一致的部位或弯曲的关节,如肩、髋、膝、肘等部位,应用范围比较广泛
⑥回返包扎法
适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,如指端、头部、或截至残端。头部外伤的帽式包扎就采用此法
小贴士:
长筒袜: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
领带:可以当止血带用
干净的浴巾: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
手帕、手巾: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
保鲜膜:除去表面几层后,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,起暂时的保护作用,保鲜袋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
15 溺水的正确处理方式
①立泳
腿像蛙泳,自由泳或者骑自行车一样踩,双手画圆圈
②水母漂
水母漂有两种姿态,一种是双手下垂, 另外一种是双手抱膝,吸足气之后,身体放松, 不要去做无谓的动作,使的背部尽量露出水面, 漂浮一段时间之后,再抬头吸气。抬头时人体可能会往下,不过没关系,回复水母漂的姿势即可
③仰漂
吸满气屏住头向后仰,保持肢体放松, 两手向两边大大的摆开成一个大的字, 肺部因吸足气之后如同一个气囊,可以飘在水上, 那在这过程中的话呢,人体会经过一段的下沉再漂浮起来, 所以在下沉的时候不要紧张,一会人就会漂浮上去。 那在呼吸的时候尽量的用嘴吸气, 用鼻子吐气,做到吸气、 屏气、吐气这三个动作协调而缓慢, 以防止呛水
16 食物中毒的特点(初步判断)
①潜伏期段:潜伏期多在4~6h,一般不超过3日
②前驱期短或无前驱期:发病快,病程短。进食后一旦感到不适,便很快出现某种中毒固有的特征
③症状基本相同:主要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兼有神经系统症状
④与中毒食物有明显关系:凡食物中毒换着,均进食了同一种食物,未进食该食物者不会发病
17 有人中暑了该做些什么
①搬:脱离高温环境,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
②擦:用冷水毛巾敷头部、腋窝及大腿内侧以加快散热
③服:补充液体,同时可以服用人丹、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
④掐:中暑着昏迷不醒时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、合谷等穴位
18 肌肉拉伤处理
①停止:立即停止运动,坐下来休息,避免二次伤害
②冷敷:找冰袋或冷水浸湿的毛巾,每2h冷敷肿胀处15min,可以收缩血管,减轻肿胀和痉挛
③包扎: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,减轻受伤处出血和淤血现象,还可以防止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
④抬高:将受伤部分太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,可以减轻血液流向受伤部位,还能促进血脉回流,减轻肿胀和淤血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